装修中,有一些设计,刚完工时看着光鲜靓丽申请股票配资,用久却成了 “积灰重灾区”。
不少人在设计阶段一味追求颜值和风格,真正入住后才发现,很多设计根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——灰尘无声无息、无处不在,每周花几小时清理,缝隙里的灰尘还是擦不干净,住久后原本精致的家,变得肮脏又邋遢。
今天我们就来盘点9个“积灰王者”设计,看看你家有没有中枪的。
1、百叶帘:叶片是灰尘噩梦
百叶帘的叶片间有无数细小缝隙,光线透过缝隙,能营造出斑驳优雅的光线效果。
但用过百叶帘的人都知道,每一片叶子,都是灰尘的安乐窝,用不了半个月就会形成一层灰垢,擦拭时必须一片一片清理,湿布易留水渍,干布又掸不彻底。尤其是卫生间、厨房装百叶帘的,灰尘与潮气结合,还会产生霉点、滋生霉菌,黑色斑点藏在缝隙里,看着就让人膈应。
2、不到顶的吊柜:顶部难清理
橱柜、洗手盆柜等吊柜,如果不做到顶,顶部的空隙堪称 “灰尘陷阱”。
柜顶的灰尘,清理时得搬梯子仰着头擦,胳膊抬到酸,里侧灰尘还难插到,又容易把灰尘抖到台面上,尤其是厨房,炒菜的油烟、加上落灰积累,都会在这个区域堆积,形成发黄发黑的油泥混合物。
3、短脚家具:灰尘毛发收集地
矮脚沙发、床、柜子…底部空间狭窄,扫把、机器人都进不去,是毛发、零食碎屑与灰尘的“隐蔽基地”,甚至成为蟑螂的藏身地。
尤其是布艺沙发,短脚设计让底部布料贴近地面,更容易吸附灰尘,坐在上面一动就会扬起细尘,应发灰尘过敏性的鼻炎!为避免这类情况,选家具时尽量挑高脚款式,脚高至少10厘米,确保清洁工具能自由进出。
4、开放书架:高颜值的“灰尘刺客”
开放式书架,刚摆上书和装饰品时确实好看,但不出一个月,架子与物件都会落满灰尘,属实是文艺感满分,现实感零分。
每一本书、每一件摆饰都在静静积灰,对懒人来说简直是噩梦——开窗通风怕灰尘,不开窗又怕闷,开放式书架彻底成为累赘。建议改成带玻璃门的书架,既能展示藏书,又能隔绝灰尘,打理擦柜门就行,省心又美观。
5、酒柜隔断:好看不实用
很多装修会在玄关、客厅和餐厅之间做酒柜隔断,初衷是可以在隔断柜上摆设装饰品,但这个 “镂空设计” 恰恰成了积灰重灾区。
酒柜隔断的格子都是开放的,上面容易机会,加上红酒瓶的凹槽、装饰品的纹路——全都是积灰的,客人一进门就看到脏兮兮的“灰尘收纳架”,纯属是笑话。
6、油烟机顶部:黏糊糊的油污
油烟机顶部的“平台”,炒菜时的油烟会向上飘散,在“平台”上凝成油垢,时间久了能积出一层 “油泥壳”,用手一摸全是黏糊糊的污渍。
油污+灰尘=发黄发黑,不仅难看,而且也很难清理。其实装修时只要把油烟机封起来,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个卫生死角的。
7、大件的缝隙:扫不到的灰尘
像大件的家具电器,比如冰箱、洗衣机、成品柜等,摆放时与墙面、地面之间的缝隙,也是是积灰重灾区。
电器最好做紧密的嵌入摆放,或者两边缝隙留大点,方便打理。
8、凹槽吊顶:擦不掉的积灰
带凹槽的吊顶、多级吊顶,虽然能提升空间层次感,但凹槽里的灰尘却很难清理。
吊顶位置高,凹槽又窄,日常打理很难够得着,只能任由灰尘在里面 “安家”。不如做平顶或简单的双眼皮,虽然简约,但没有清洁死角,更适合长期居住的普通家庭。
9、悬浮背景墙:越用越脏
悬浮背景墙是近年来的网红设计,墙面与墙体之间留空,底部做灯带,看起来很有高级感。
然后凸起的造型+留空的缝隙,都是积灰黑洞,灰尘、虫子尸体都会往里钻,并且难以彻底清理,时间久了会让里面的灯带黯淡,效果大打折扣。
★避灰指南★:
①新风系统:在装修时安装新风系统,能有效过滤室外空气中的灰尘,减少灰尘入室。尤其是临街或空气质量差的小区,新风系统能让家里的灰尘减少,定期更换滤网,即使十天半个月不打扫,家具表面也不容易积灰。
②不留缝隙:装修要避免小缝隙,比如柜体做到顶、家具要么落地要么留空15cm以上(方便打扫),避免卫生死角。
③带门设计:能做封闭的绝不做开放,书架、酒柜、储物柜尽量选带门款式!预算够的,可以考虑做玻璃门,既能展示物品,又能隔绝灰尘。
最后再说几句:
不用天天跟灰尘较劲的家申请股票配资,才能真正让人放松下来。真正的好设计,必须在美观与实用之间找到平衡,不必盲目追随潮流,有时候“简单一点”的设计,反而更从容、更长久。愿我们都能住进一个少点灰尘、多点自由的家。
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