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美国《防务新闻》周刊网站8月15日报道申请股票配资,立陶宛国防部近日正式对外宣布,将在其边境地区修建一条多层次的防御体系。这条防线将由反坦克障碍物、排水沟、雷场以及其他防御工事共同构成,旨在提升立陶宛在遭遇潜在威胁时的防御能力。
立陶宛国防部表示,此次修建的防线将不再是以往分散的小规模反机动设施,而是形成一个系统化、统一化的三层防御网。官方在社交平台X上强调:“立陶宛正从零星的反机动措施,转向系统性的三梯次边境防线。这一举措将为我们提供更深的防御纵深、更强的战场控制力,并全面实现与北约和欧盟的防务一体化。”
从国防部公布的示意图可以看到,整个防御体系的纵深宽度达到50公里。换言之,一旦有外部军事力量试图越境推进,他们将不得不面对从外围到纵深层层叠加的阻碍。
根据立陶宛方面的介绍,这条防御体系将分为三部分:
第一道防线:以反坦克障碍物、排水沟和反装甲壕沟为主,用来减缓敌军装甲车辆的机动速度。
第二道防线:设置大面积雷场与工事,进一步削弱敌方攻势,迫使其延缓推进。
第三道防线:依托立陶宛军队以及北约盟军的部署,进行重点打击与封锁,确保防御纵深。
这种“多层阻拦、逐步消耗”的设计理念,意在最大限度延缓潜在敌军的进攻节奏,从而为本国和盟军争取反应与调动的时间。
作为波罗的海三国之一,立陶宛与俄罗斯的地缘关系极为敏感。近年来,随着俄乌冲突的长期化,波罗的海国家普遍感受到安全压力。立陶宛此次大规模边境防御建设,显然不仅是本国安全考虑,也是在北约整体战略布局中的一环。
国防部的声明中明确提到,此举强调“北约—欧盟整合度”。这意味着该防线并不仅仅是立陶宛的单兵防御,而是和整个联盟防务体系深度捆绑。对北约而言,这条纵深50公里的防御线将成为一道前沿屏障。
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